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兆瓦级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稳定发电并网运行超过22个月,累计发电量超过123万千瓦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李大伟说。对此,郝磊说,考虑到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面临的收支平衡压力,中央财政将通过适当增加赤字规模、增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
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加力提效,重点领域支出需要保障,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具体来看,一季度,增值税同比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2%,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央和地方收入均保持小幅增长,财政收入总体运行平稳。从后期收入看,深化增值税改革的相关措施,将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更大压力。与此同时,涉及降费政策的有关收入继续下降。
此外,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加快了出口退税进度,出口退税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加快20.3个百分点。从主要税种收入情况来看,减税效应已经显现,相关税收增速出现放缓。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11.18亿元,同比增长105.43%。
截至目前,汪清一期与二期项目的累计投资额已达10.15亿元,年可提供扶贫资金1500万元,帮扶贫困户5000户,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报告期内,公司还创造性地将光伏发电与农业开发相结合,在安徽金寨已投建200MW新能源电站,并结合当地油茶产业创新发展茶光互补示范项目。同时,在确定投资决策和进行电站选址时,也科学而灵活。同时,公司还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卢召义计划,再用3-5年时间,将华融环保产业园打造成静脉产业园标杆项目和样板工程,同时陆续在四川、山东等地复制这一模式,从而进一步构建智慧能源与环保平台协同的整体性优势,使智慧能源+环保治理创新模式成为新的强劲增长点。今年3月,卢召义出任蓝天总经理,为该公司绿色产业发展再添助力。
智慧能源+环保治理创新模式成强劲增长点作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东旭蓝天将智慧能源+环保治理创新模式作为当前发展的核心模式以及新的强劲增长点。据了解,卢召义具备20年生态环保产业从业经历,并拥有央企和民营上市龙头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历。数据显示,该公司生态环保板块营收占比已由2017年的9.88%迅猛上涨至2018年的35.92%,实现31.17亿元。由公司建设的汪清一期项目已于2017年实现并网,是吉林省2017年度最大的单体产业扶贫项目。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东旭蓝天还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举措,精准发力、持续发力,践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运维能力突出,发电能力领跑行业,环保发展进入快车道,核心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该公司吉林汪清二期30MW光伏扶贫项目于2018年6月25日并网。因此,对于智慧能源业务未来发展的规划,东旭蓝天表示,公司的光伏资产是非常良性的、可持续的优良资产,公司将会持续加强对光伏资产的投资,将光伏资产定位成公司未来发展的压舱石。
2018年,该公司跻身新能源前全球200、国内新能源产业第一梯队,获评2018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18中国新能源产业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2018年度优秀电站资产管理企业等奖项。邹德育告诉记者,2018年东旭蓝天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1300小时,全年发电量10.89亿度,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20%,体现出其发电能力和效益在业界名列前茅。
报告期内,汪清二期光伏扶贫项目、湖南兰天汽车城项目、宁夏青铜峡、海南文昌渔光互补、郑州金戈铁马、湖北鸿路钢构等光伏电站项目顺利并网。据统计,东旭蓝天2016-2018年增长迅猛,分别实现营收37.74亿元、81.31亿元、86.76亿元。
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等优势,通过打造综合化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智慧能源运营服务、生态环境治理等一揽子绿色发展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立足光伏产业的同时,东旭蓝天还不断进军新能源其他领域,以优质资产储备助力未来业绩腾飞。由此,公司已建成电站批复电价维持二十年不变,可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业绩保障,是公司重要的压舱石资产。此外,还在金寨县帮扶50户群众,其中45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东旭蓝天在报告期实现归母净利增速105.43%,也远超上述同行-13.83%、-26.72%、7.14%、-83.5%和46.8%的水平。公司自主开发的张北100MW平价风电项目,被列为国家首批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
该系统可以媲美国内主流的智能管理和运营平台, 公司执行副总裁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邹德育说。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平价上网政策的出台,光伏行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的商业模将被重塑,具有较强发电能力的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并带动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作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东旭蓝天在2018年凭借独有的智慧能源+环保治理创新模式实现迅猛发展。公告称,东旭蓝天报告期内自主开发投资的各类光伏电站并网容量累计达1.16GW,位居2018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181位。
目前,东旭蓝天已在河北安平正式落地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标杆项目华融环保产业园,从而实现绿色产业园项目的重大突破。东旭蓝天在新能源领域的成绩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金寨县建立逾4200亩油茶种植基地,带动周边1239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50人。同时,东旭蓝天长期重视光伏电站的精细化管理,执行到位。并入选MSCI成份股与深股通标的股,成为资本市场中环保新能源龙头企业。据了解,东旭蓝天已逐步构建起包括生态治理、环境修复、美丽乡村三大方向的大型生态环保板块,构建了遍布华东、华北、华南的环保板块战略性布局,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效用正在不断增强。
同时,东旭蓝天电站运维体系资产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发电能力领跑同行业。全年发电量10.89亿度 发电能力领跑行业作为新增长点的支撑,东旭蓝天强大的电站装机容量和领先同行的发电能力成为2018年的又一亮点。
相比其他智慧能源与生态环保企业,东旭蓝天在2018年显示了强劲的成长性。4月29日晚间,东旭蓝天(000040.SZ)发布年报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76亿,同比增长6.71%。
2018年,东旭蓝天风电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公司承接的内蒙古阿拉善100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取得了公司在风电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就任东旭蓝天总经理后,卢召义将进一步深化东旭蓝天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模式的独特竞争优势,带领该公司实现生态环保产业的迅猛拓展以及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融合。
在燃气业务方面,公司已获取邢台开发区燃气特许经营权30年,邢台开发区天宏祥燃气管道已接通园区用户。据悉,该公司搭建的光伏电站远程集控智能运维系统已投运,实现了光伏电站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智能化故障诊断、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卢召义指出,华融环保产业园项目充分融合了新能源和生态环保两大板块的发展优势,是东旭蓝天着力打造独具东旭IP特色的静脉产业园,并在区域内真正实现绿色循环产业经济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实践1-3月,工业品物流总额为60.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
1-3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1-3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6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
1-3月,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3.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4%1-3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1-3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6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1-3月,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3.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4%。